侠客直播吧

评论

姚明前的黄金传说:胡卫东 孙军 郑武 李楠 巩晓彬 刘玉栋 王治郅

NBA

昨天提到的。

打个包,都在一起了。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得分王:孙军。

1994年世锦赛,中国男篮史上首次八强,得分王胡卫东,郑武次之。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得分王胡卫东,王治郅次之。

2000年奥运会,胡卫东得分次于王治郅与姚明,第三得分手。长城时代开始。

2002年世锦赛,胡卫东与李楠是:姚明与巴特尔之后的头两号号得分手。

2004年奥运会,李楠是姚明之后,中国第二得分手。

当然,那时还有其他射手。

1992年站末班车的李春江和张勇军,此后的吴庆龙与张劲松,2002年之后的朱芳雨、王仕鹏们。

但说胡孙郑李是中国队史上最杰出的一代外围,大概问题也不大。

是所谓黄金一代。

我小时候一度觉得,孙军不快,还老耸着肩,不飘逸;后来知道了,1980年代末某次扣篮大赛,他得了第二,使过一个旋转反身扣。

那感觉,仿佛传达室看门老大爷,床铺底下藏一柄鱼肠剑。

孙军打球,确有传达室看门老大爷的劲头。运球高,耸着肩,投篮时双手端成三脚架,左手有辅助,看着并不利索,但总能给你蹭出分来,尤其在CBA。CBA头几年,他和胡卫东算是两个外围得分大魔王,三四十分一场信手拈来;我那时候的江苏人看球,给胡卫东认对手,只有孙军;数据和套路上找不到下手的所在,只好念叨:

这家伙打球太黏糊,不好看。

但我父亲很喜欢孙军。他说孙军有伯德和魔术师打球的劲头。我后来看多了,也多少明白些。孙军投篮架势很奇怪,然而弹速快,出手快;孙军运球高,但手上活稳,跑起来还能拉大幅度变向;孙军爱耸肩,突破时出步子,肩先过去,卡住身位,一步是一步。

当时中国几大射手,三分线外有一套,进了三分线,活就少些;大概进了中距离,蹭着步子,还能做出翻身强投的,就是孙军和刘玉栋。

看孙军打球不脆,但绵又韧,花式多,原地了拧着也能蹭出招来。

因为他有相当好的力量。三分线外,原地拔起高手位投篮,有;两腰拿球,拧着身体强行中投,也有。他的起跳高度不算高,但手型稳,蹭着来,不怵。

我总记得他的一个球,是在吉林主场:被逼出底线了,一个三分球出手,人跌出底线外面,手一举,球进,全场球迷哗啦一声站起来高举双手。

很少人记得的了:1994年世锦赛,孙军是球队助攻第一人,罚球世界第二。这事很伯德。

对梦二队,他有一个帅气无比的不看人传球。这就像他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队首席得分手的事实一样,很少人提起。

我那一代江苏球迷,许多人出于竞争偏见,总抱怨“孙军怎么贼骨头兮兮的(这是句无锡话)就又那么多分了”……那,他就是那么能得分。

二十年前,我那代江苏球迷总觉得,胡卫东是天字第一号射手,飘逸灵动,国际范儿。如果非要他们认一个比胡卫东还飘逸的……那就是郑武。

1994年世锦赛进世界八强那次,郑武场均13分中国队第二,三分球是恐怖的35投18中。在那几年的联赛里,他不如孙军与胡卫东数据那么豪华,而且常带伤。但那些年,但凡郑武伤愈回来了,你就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来。

1990年代,中国盛产射手,尤其是各部队队。刘铁、单卫国、肖卫国、李楠、刘强们不胜枚举,包括前卫的丁伟和刘大庆。个个见血封喉,抬手就有。胡卫东与郑武独出众处,是他俩的持球功力,确切说,持球突破后投篮的能力。

郑武的妖异处是,像胡卫东招牌的右手上肩投篮、刘玉栋的战神高手位中投、孙军的三脚架式三分、李楠的颠儿投,甚至张劲松的高弹绷投,姿势都是一望而知;而郑武在我记忆里,似乎不必摆个标准姿势。

他似乎双脚都不用并拢,运球急停后还会有个踉跄,但双脚一站稳,嗖就出去了:似乎不用太屈膝发力便跳得很高,投篮出手不等最高点便会出去,因此,快到让人记不清,踏雪无痕地就过去了。

1994年世锦赛,对巴西,对西班牙,郑武都是常规时间最后得手。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对阿根廷22分不提;对安哥拉的比赛,他全场只中一球:中国65比64领先,最后半分钟时,郑武左翼三分,锁定胜局。

那届奥运会,他只进了四个三分球。

我跟我爸说:怎么觉得郑武进了许多个要命的三分球?

——就是这种感觉。

1994年往后,论打球好看单打利落的,胡卫东逸伦超群从心所欲,孙军满身花招全身抹油,郑武轻灵机巧踏雪无痕,甚至刘铁那种,真拉开单打也一气呵成。那会儿,李楠在射手堆里不灵,在摇摆人堆里不算帅,投篮姿势虽然比张劲松老师准,但不如张劲松那跳投绷得好看。

但李楠,脚下踏实,手上有谱。

李楠的投篮姿势很是好认。右手托底左手扶,球举的位置很靠近脸正面,给人一种感觉:球随时会从他右手外侧滚出去。因为是颠投,球出手极快,膝盖刚弯,球便出去了。相比起胡卫东肩上跳投三分、孙军双手投和郑武那看似不经意的高飘球,李楠的出手速度也许更快,但因为之前有个弯膝摆架子的动作,所以结合持球攻击的少,大多还是接球跳投。

你要看李楠持球进攻,那就是运球突破到禁区附近的小勾手。每逢这时候,中央台诸位就又要念叨了:

啊,李楠以前打大前锋的,所以他会小勾手……

2001年左右,刘玉栋老师成为了一代豪杰,战神典范。当时大家交口称赞他如何如何天赋并不出众,如何用勤苦和意志创造奇迹。我当时想,李楠的体格,其实也不过中人之姿。往场上一站,跑跳优势是没有的,到了21世纪的CBA,身高也不那么占优势了。

唯一的不同:他老人家胸背宽厚,很是结实——但胸背宽厚似乎也算不上身体优势吧?前比不上孙、胡两位扣篮大赛级别的身体,后挨不着朱、孙这几位小飞人级后辈。

还是手上脚下的活在撑着。

李楠的巅峰岁月,恰好遇到八一队人才凋零的时节。阿指导开始给范斌老师点上场时间了,刘战神被迫接管比赛了,李楠的三分球也开始揪人心了。2001年那次单场59分,而那段时间,王非指导在让他打八一的第六人。59分在那季也没当成头号新闻:孙军单场70分,也出在那时候。

我能够多少看懂李楠的路数,是很后来的事了。他的无球走位,在三分线附近晃荡,前臂稍微隔着防守者,看见队友切入时就立刻加紧一步跳到底角三分线外,接球之前就站稳步伐,接球第一下就扎好了投篮手型,然后就是节奏分明的颠-投。后来我发现,李楠是当时中国球员里最喜欢背后运球的之一——右手运球切入,背运换左手变向朝中路,连一个跳步加左勾手。

如果说,现代摇摆人能飞能扣能跳投三分是流水线出来锃亮的精英竣工产品,李楠就还有点八一制片厂黑白电影里噼里啪啦爆竹式枪械的手艺人风度,那种拿个盒子枪侧着头百发百中的老兵油子。

最中国最部队最传统的,其实是肩上那标志性的拔火罐痕迹。我以前还感叹:原来这哥哥是练北斗神拳的,虽然七颗星烙错了地方,但爷们度还是不变的……

身为江苏人说胡卫东,是没法客观的。很容易就滔滔不绝地说出那些经典战例:1999-2000季得分三分抢断三项CBA第一助攻第二,三届CBA得分王两届MVP以及2000年那个所谓的特殊贡献奖,1999年亚锦赛连续四发三分球,之后联赛里44分《血洗上海滩》(报纸原标题),1994年世锦赛对巴西27分,对克罗地亚31分,对加拿大22分,球队得分王带队进八强,比如连克里斯·安德森都承认的传说:他到江苏南钢第一天,胡卫东坐在地上扬手一抛,球进了。

年纪稍长后,回头想想,会发现胡卫东的许多问题。比如,投篮选择很随意;比如,三分球起伏大(我们那一代都说,胡卫东是胡三炮,头三个投篮有,今天就有,头三个投篮没有,今天就哑了);比如传球经常太写意;比如突破很帅气,但我现在也得承认:进了三分线后,胡卫东处理球方式,确实没孙军多……

但没法抹杀的事实是:他是两届世界八强中国队的首席得分王;在1994和1996两届世界大赛上三分球98投39中。

以及,看过他打球的都明白,他是那个时代,中国男篮仅有的几位,“外援能做啥动作,他也能做啥动作”的家伙。

孙军有漂亮的背传和假动作,郑武有妖异的急停投篮,巩晓彬的面筐节奏感潇洒写意,刘玉栋的高手位中投天下无对:但胡卫东能玩得更帅气些:耍飞行扣篮、拉杆上篮、运球绕掩护急停强投三分——在王治郅出现之前,很多老球迷看国家队,就指望着他来满足一点“外援会的,中国人也会”式的自尊了。

在姚明出现之前,中国篮球是崇尚团队的。梦二队那种花哨表演的个人秀,在那个时代是不政确的。要到了王治郅、姚明、易建联们一个又一个进NBA,情况才有所改变。

而胡卫东是,“外援会的,中国人也会”。

1999年亚锦赛决赛,他连续四发三分球按灭韩国,成为亚洲MVP时,很任性,就像之后一年他包揽CBA三项第一助攻第二那么任性。

以后,再也没有这么任性的摇摆人了。

胡卫东两届CBA的MVP,三届CBA得分王和三分王,两届CBA抢断王和助攻王。

1999-2000季众所周知:得分、三分、抢断三项王者,到最后一轮之前助攻都是CBA第一,结果最后一轮他12次助攻,李群得到单场28次助攻,这才反超。

但篮协规定非前四球队不许有CBA,才给了胡卫东一个最佳贡献奖,没给他MVP。

国际上。

1994年世锦赛中国男篮首进世界八强。球队得分王胡卫东场均15.1分2篮板2助攻2抢断,命中率47%,三分率38%——场均射中3个三分球。

1996年奥运会中国男篮再进世界八强。球队得分王胡卫东场均12.3分2篮板3助攻2抢断,命中率51%,三分率42%,场均2个三分球。

两支世界八强中国队,胡卫东都是得分王。

当然,王治郅与姚明崛起后,胡卫东多少下去点。

2000年奥运会胡卫东场均9分男篮得分第三,队里外线第一人:第一王治郅,第二姚明。

2002年世锦赛胡卫东场均11分男篮得分第三,队里外线第一人:第一姚明,第二巴特尔。多说一句:胡卫东对诺维茨基带的德国14分,对美国14分,对俄罗斯11分,对土耳其20分。

亚锦赛历代MVP:1987-1997,都是韩国人:李忠熙、许载、全希哲。2001-2005都是姚明。2007、2009和2013都是哈达迪。2011和2015是易建联。

1999年亚锦赛MVP是胡卫东。

迄今为止,亚洲最后一个外线得到亚洲锦标赛MVP的球员,也是唯一一个中国外线球员得到亚洲第一人。

亚运会的数据不太容易查,不过吧:1994年亚运会胡卫东153分钟得到108分是赛会第二(第一是菲律宾一个128分钟得128分的美国归化球员卡迪可·阿兰)。

其他中国外线呢?

FIBA下面许多数据很碎,但我在fiba官网能查到的是:

朱芳雨从2002年世锦赛到2013年亚锦赛期间各级国际比赛,场均7.7分。

王仕鹏从2005年斯坦科维奇杯打到2013年亚锦各级国际比赛,赛场均8.3分。

孙悦与王仕鹏是同期,场均5.2分。

虎王孙军,场均8.9分。

胡卫东在,FIBA各级比赛,从1991到2002年,包括三届奥运会、两届世锦赛、外加钻石杯和2001年亚锦赛,场均11分

大概没问题:胡卫东是中国队国际比赛外线得分第一人。两届世界男篮八强球队得分王。在参加的所有世界大赛里都是中国队外线得分第一人。中国三个亚洲MVP之一(还是其中仅有的一个外线球员)。

妙就妙在,1990年代,孙军(和郑武)与他还能掰掰腕子的。同时代国内联赛,刘战神、李飞刀、巩逍遥、没去NBA的大郅,也是各自呼风唤雨。

细想起来,他们都不算一代人。胡卫东与孙军是一代的,郑武大他们三岁,李楠小胡、孙二位六岁。所以说在一起,大概是因为,他们都经历过那一代,姑且称为“姚明离开CBA之前”那一代,那会儿中国还不太将赌注压在长人们身上,还能靠扎实无比的灵巧+三分球杀到世界前八的时候,是摇摆人当道的时候,是“虎王”、“胡三炮”、“小李飞刀”这些绰号听起来还很酷的时候。

即,在姚明横空出世之前,胡卫东的杰出不是孤芳独照,而是那一整代人的杰出。

那是真正的,黄金一代啊。

在1995年前后的中国篮球世界里,单涛、纪敏尚这类算是巨人中锋。4号位大前锋,当时媒体称为“二中锋”。

最有名的二位,我们都知道:CBA第三届MVP逍遥王巩晓彬,第七届MVP战神刘玉栋。

稍后说。

当时前卫队有能跑能跳的陈照升,201公分。四川有扎实干练的朱东,202公分。这是当时中国4号位的标准尺寸。

因为打小快灵,因为当时巨人还不多,尺寸都是按亚洲级来的。1994年亚运会,日本队首席内线是199公分的后藤正规。

所以202公分的巩晓彬和198公分的刘玉栋,打亚洲对手也是手拿把掐,不用抬头。

除了他们二位,很值得一提的是吴乃群——1994年亚运会,他也在国家队。

当日他打CBA,人在辽宁和浙江,都打得挺好。现在想起来,吴乃群老师的特色是经常弓背弯腰,手长脚长,好像随时预备冲出去。手快脚快,移动迅速,传球和跟进都敏捷,还能投三分球。他身上很有现在空间型4号位的意思,而且全面坚韧。他也的确很持久,一直打到三十五六岁。

刘战神与巩逍遥辉煌后期,另一位值得一提的4号位,是北京的焦健。

两米出头,偏瘦弱,也不是个强攻能手。但在巴特尔为马刺拿总冠军那年,焦健支撑起了北京。他有中投,有三分,定点篮神准,面筐突进时卡身位很黏又很贼。

这么说很奇怪,但他在2003年亚锦赛上的表现,是我所见一切搭配姚明的4号位中最佳。他不是个无敌的主攻手,但是球队的万金油。

当然,到他生涯后期,国家队的4号位已经有王治郅和易建联了,所以,嗯。

巩逍遥比刘战神大一岁。但巅峰期却岔开了。巩逍遥的辉煌集中在20世纪最后几年,当时可说年年是CBA前四的人物,只有胡卫东、孙军与王治郅堪与相比。1998年拿下了MVP。

巩晓彬202公分身高,弹跳移动潇洒有致。在亚洲级别所有篮球赛里,都能游刃有余。他不太下重心,背身时基本也高举高打,用靠打连灵活的翻身,投篮、抛射、打板都很好。他拿MVP那年有一手灵活的三分球,有三分线大跨步突进,面筐和背身全能。

在亚洲级别的比赛,巩逍遥基本能做到身高速率技术力量全都凌驾任何对手之上。加上人长得帅气,故得名逍遥王。

当日山东队,他与纪敏尚的国家队级别内线,加上常年抢断王的鞠维松——大概类似于胡雪峰之前的胡雪峰——是一向很可怕的。

非要说缺点,大概只有一个。

巩逍遥整体打得太潇洒,很少紧张起来。比如他罚球时,经常拿起来就投,稳定性很差。1994到1996年期间大赛,我妈看他罚球,给句评语:

“小伙子人是真帅,这罚球怎么老只进一个?”

刘战神打得就不太潇洒。他的面筐突破,不太迈得开步子,我们都说是慢三步——有点像后来犹他爵士的奥库。

其实刘战神容貌,不下巩逍遥——这么一想,中国队两个经典4号位,都是美男子——浓眉大眼,阔面重颐。但他的球风与容貌都是偏威武,不像巩逍遥透着潇洒。

第二届CBA,巩逍遥和刘战神是得分第二第三位,仅次于胡卫东。但那之后,王治郅崛起,不败王者的八一队又得分手众多,不需要刘战神接管。20世纪最后几年,巩逍遥风头更盛。

直到王治郅去到NBA,而立之年,巩逍遥逐渐下去了,刘战神大器晚成的岁月开始了。

在我们当地,八一失去冠军的2002年,却是刘战神、李飞刀与八一队获得大家尊重的年份。

在此之前,球迷或多或少会觉得,八一垄断冠军太无聊了、宁波主场是不是太偏主队了、八一队是不是小动作多些了……但2002年,八一一路王者铁军的意志撑到最后,与姚明的上海大战时,我周围的江苏球迷看到荡气回肠,啧啧感叹,“姚明太强了……还得亏是战神,其他队上去早就输了……哦哟我们如果去打,已经输掉哉……根本投都不敢投啊……”

说,王治郅。

如前所述,在王治郅出现前,中国男篮基本有两种内线。

要么是两米出头、有技巧、能跑跳,但不算巨人的存在,比如吴乃群、巩晓彬、刘玉栋们。

要么是巨人,很扎实,但缓慢。石挪威、穆铁柱我没见过他们打球。南京的胡章保、浙江的余乐平、北京的单涛,我是看过的。当日山东的纪敏尚有一手半截篮,已被啧啧称道了。时不常有老辈跟我谈论英年早逝的韩朋山、被伤摧折的宋涛,但我也没见过。

然后王治郅出现了。

震撼了我们所有人。

他能跑,跑起来像头鹿那样轻快;他能跳,跳得很高;他能跑起来扣篮,而不是像其他巨人那样,在篮下扎稳下盘,来个擦板上篮;他还能在任何地方投篮,出手后左手臂显得如此修长。

那个年代,郑武和胡卫东,比起其他中国球员,有股子仙气(并不是说他们高一个等级,实际上孙军球技之烂熟,不下孙与胡,但他的风格更形圆熟贼油);王治郅比起中国其他所有巨人,也就是多这么一股仙气。

当年森林狼古格利奥塔初见KG时的感想:

“我觉得他能做那么多事,简直不知道该放他在什么位置!”

王治郅,也就给我们这种感觉。

1996-97季,辽宁队靠一个205公分的詹姆斯——他是那年CBA扣篮王——已经能吃遍全国其他内线。上海的立陶宛萨乌留斯则全面无比。

在这个背景下,王治郅代表着这么种令人骄傲的存在:他也能跑跳如飞,能扣篮,能封盖,能背打,能传球。以及,我们可以骄傲地说:

“外援能干啥,王治郅也能干啥!”

在去NBA之前,王治郅给人的感觉就时这样的:他什么都能做,而且都能做好。他能玩梦幻步伐,能抓篮板,能封盖,能急速跟进,能完成飞行扣篮,能投三分,能面筐运球,而且一切动作都完成得行云流水。

2001年,韩国发掘到了徐章勋外的又一长人金周成,正在得计,王治郅在东亚运动会上照面,直接削了金周成38分。

姚明的可怕天赋,在举世所见的身高,以及这个身高几乎不可能具备的手感与协调性。

‍易建联的难得处,在于身高,以及这个身高很罕见的跑跳与爆发力。

王治郅的稀罕处则在于:这个身高下,难得的手感与移动。

论跑跳,他未必好过易建联。论身高和底盘,他也不如姚明。但移动和手感这种东西,是看比赛的人都能看出来的。

之前说过,易建联擅长的更多是“那一下”动作,比如外切中投,比如接球后仰,依靠苦练,练得扎实无比。

但在多个动作的复合完成度上,王治郅,基本是亚洲长人里仅此一见的存在。

21世纪初,因为移动长城的出现,中国男篮忽然间不再缺长人了。但王治郅和姚明,终究没来得及凑上。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王治郅赶上了姚明的第一次大赛(2000年奥运会,那时姚明还年轻)和最后一次大赛(2008年奥运会,那时姚明带着一只应力性骨折尚未养好的脚打球)。但那两届也够了:中国篮球的4号位就此永远改变了。两米出头的亚洲级4号位,变成了NBA级别的七尺长人。

王治郅的国家队生涯,是一个中国篮球运动员可能想到的所有剧情集合:年少成名;巅峰;消失;低谷;归来;作为一个最老的老将,带最后一班岗。

当年,他先进的国家队,然后是姚明到来;到最后,姚明撤了,身边的人换了两三代,王治郅撑到最后。

他在国家队最高峰时加入,领受着所有的胜利光辉,十八年后,又作为那一代最后的老将,承当着时代凋零所带来的颓唐。

2001年4月5日,达拉斯小牛主场对亚特兰大鹰。小牛队的16号王治郅出场8分钟,5投2中加两个罚球得到6分。第一个球,他在罚球线,接到霍华德·艾斯利的回传球,中投得手。那是中国球员的第一个NBA进球,那也可能是中国NBA转播史上被重放最多的几个球之一。

那一瞬间,他是中国梦的最完美体现:少年天才,金童,统治CBA,去到美国,在NBA绽放第一朵花。

那时我们看到大郅去了NBA,知道姚明一定会去NBA。我们看到黄金一代老了,但确信中国篮球最好的时代即将开启。

有指望的年头,永远是最好的。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