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直播吧

评论

打NBL我唯唯诺诺,回CBA我重拳出击

CBA

提个问题:

一个在中国NBL场均打14分钟,只能得2.7分2.1篮板0.8助攻,命中率仅36.5%的球员。

让他跨级来打CBA会怎么样?

没错,我说的就是郑祺龙——自2022年离开CBA后,郑祺龙就没有参加过比较正式的职业联赛,今年夏天他回到NBL,一上来这数据就让人感觉哥们蹉跎两年的不是已经废了……

然而,当赛季开始以后,事情突然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5场常规赛打下来,NBL都打不明白的郑祺龙,居然在CBA打成了场均11.6分5.4篮板2.2助攻1.2抢断1.8封盖仅1.4失误,命中率48.8%,三分命中率37.5%(每场投4.8次)的锋线大腿。

而且这个戏码实在太熟悉了,当年江苏用首轮5顺位选择大学场均5.7分的他,很多人就觉得这是人情世故,然后郑祺龙上来啪啪打脸,被网友封为“争气龙”。想不到几年过去,他还能再来一次。

咋的,天生CBA圣体?只有江苏有你说明书呗?

其实在今年夏季联赛时,我们就注意到郑祺龙的表现,以往他一招鲜的快下和无球表现感觉丝毫没有退步,当时我们在《CBA夏联拾遗:对非著名球员的彩虹屁》里就有提到。

而且郑祺龙不是数据刷子,他的比赛质感非常好,进入常规赛以后,其防守存在感给人一种国产普林斯的感觉。

上篮不中后的退防速度+封盖

弧顶连续换防补位最后拦住对方小外援

经典的郑祺龙式抢断快攻

换防完小外援,转换冲第一个

在进攻端,郑祺龙比几年前更加成熟,把自己不占球权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各种蹲底角、无球找缝隙、反正就是拉扯空间,而一旦给到球就能做贡献;

并不好看的三分投射竟然还挺准

甚至还能完成弧顶一穿二的持球突破

好吧, 就算这是一个19、20岁出头的小菜鸟,用年轻涨球这个理由来解释这种从NBL菜鸡到CBA可靠老兵的变化我都觉得有点扯。何况郑祺龙已经是一个年近30,技术打法基本已经定型的成熟球员,所以我们没办法用球员能力的进化来解释这个事情。

那么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不是他突然之间觉醒了,变成了更好的球员……

而是他打NBL的时候根本就是在摸鱼......

翻看录像其实能找到很多郑祺龙在安徽文一偷懒的镜头,他那个松松垮垮的身体姿态一看就是没有太认真在打球。

我甚至可以总结他的摸鱼公式:

阵地战蹲死底角,能不切入就尽量不切入。

就算球真传来了,也完全没有威胁防守的意思,你逼我?逼我我就失误给你看……

你把球给我?还给我挡拆?是几个意思?没有眼力见啊...

这散步回防有一种上班打卡的松弛感...

无球看戏ing...原地刷步数

发球到回合结束,散步+看戏

最擅长的转换进攻最后一个启动,怀孕的达卡里都比他跑得快...

从蹲底角到直接下班,不装了...

如果把脸和号码遮住,我想不会有人认为下列两个镜头是同一个人打出来的东西:

挥手的意思是让球别打过来这边?

在NBL唯唯诺诺,回到CBA重拳出击?

那句话咋说来着?学霸上课睡觉不是因为他听不懂,是因为他不想听。

郑祺龙在NBL出场不多且数据一泡污,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行,大概率是因为他懒得在低级别联赛卷。

当然,光用摸鱼来解释这件事又显得太过虚浮,我们不应该把一件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毕竟影响一名篮球运动员的不只是自身的能力和态度,还有无数变量决定了最后的结果究竟如何。小到比赛前一晚有没有睡好,晚饭是盐加多了还是火候过了;大到整个联赛的规则变动、战术潮流的演变、球队倾向于哪种风格等等等等......都足以影响一名篮球运动员表现的因素。

那除了摸鱼,还有什么能解释郑祺龙突然的变化?

也许就是环境了。

CBA的江苏肯帝亚的战术体系和NBL的安徽文一的完全不同,这一点促使郑祺龙的表现出现巨大反差。

NBL由于国内球员普遍水平一般(当年NBL场均26分的孙熔孝来CBA都不咋能上场),因此绝大多数时候打法都很粗暴,完全由外援驱动(本赛季CBA很多外援就是直接用NBL的)。

安徽文一同样如此,主打一个小外援皮埃尔-杰克逊飙分和达卡里-约翰逊霸凌内线解决问题。在安徽文一的进攻体系里,杰克逊和达卡里都不会去找底角空位的三分投手,直接完成得分是他们效率更高的进攻手段。

他们不会把球给到底角找三分命中率不到2成的郑祺龙,安徽文一也根本不需要郑祺龙能够在那里命中远投,因为进攻的环节在那之前就已经结束了。

这底角蹲的,你蹲你也麻

但江苏肯帝亚的战术复杂程度更高一些,而郑祺龙这种有球商的人往往会显得出挑。所以你能在比赛里看到很多他做了在安徽文一不会做,或者说不需要他去做的事情。

比如无球掩护、主动的切入、积极找幽灵位打击防守等等......

空切时郑祺龙还指了外线崔晓龙的空位三分机会

无球掩护给崔晓龙机会

以及更关键的,坚决的三分远投。

你真放我真投×1

你真放我真投×2

你真放我真投×3

在当下允许双外援在场的规则之下,每支球队进攻端的运转是更丰富了,而这同时也带动着每支球队升级自己的防守阵型,最后这又反馈到进攻端,让所有球队都必须对自身的进攻打法有着更高的要求,否则你无法适应当下联赛的防守强度。

这样一来,一名可以在弱侧埋伏,帮助大小外援拉扯空间的攻击点就相当重要了。

大家可以这么理解,环境的变化让郑祺龙也不得不“提升”自己的比赛内容。如果他还是像在安徽文一那样上班打卡,那么他就只有坐穿板凳的份。而当他具备弱侧的稳定进攻威胁,那战术价值和比赛观感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与此同时,江苏肯帝亚的主教练易立肯定也对郑祺龙下了KPI,逼着他必须在弱侧打出侵略性。因为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

整个NBL赛季,郑祺龙只投了18个三分球,场均0.9个。

揭幕战对阵新疆伊力特,他延续了这个三分线外拒投的趋势,0出手。

但是在往后的四场比赛,他总共完成了24次三分出手,场均6次。

对阵深圳队命中的第一球就是郑祺龙的三分,从随后易立的兴奋也能看出来,投三分球是他对郑祺龙的要求

易立逼郑祺龙去卷的不只是三分球,还有弱侧接球后的突破攻框乃至传球,甚至霸气的隔扣,这也是他在安徽文一打球时基本看不到的东西。

但不论是点对点的突破还是定点三分,这些东西都不是新的,其实都是他自进CBA以来就有的技能包了。当时就是这些东西让他甩掉球二代关系户的标签,球迷开始叫他“争气龙”。某种程度上,江苏队和易立只是帮他把这些比赛内容给找回来。

优缺点明显的球员,你不会用,用不好就是废物。你要会用,用好了就是宝贝。

郑祺龙的优势是什么呢?尺寸好,身体素质不赖,有球场嗅觉和战术意识。但他的劣势是,控球能力不太行,持球就是一锤子买卖,没办法在持球的状态下实现创造,基本可以看做另一个邹阳。

有些球员就是比较佛系,要有人不断在后面拿着鞭子抽,不停地吹耳边风才行。当教练除了纸上谈兵,也要攻心。

所以这也可能是郑祺龙NBL和CBA数据表现天壤之别,以及积极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另一层原因。

唇语大师可以看看易立对郑祺龙说了些啥

从这一层,我们可以挖掘出更多东西。郑祺龙的“进化”也许只是表象,背后可能是作为主教练的易立,以及江苏制服组的努力。他们不单是把原来的郑祺龙给找了回来。我还在比赛里明显看到了他们正积极的尝试给他加技能,而且效果不赖。

在协防护框这件事上,他们发挥了郑祺龙的纵跳和补位意识。G5对阵上海久事更是打出了3断3帽的防守大师数据。

很多时候,江苏队甚至安排他去防大外援,而效果拔群。G2打北控男篮,他甚至是单防萨林杰效果最好的人。

而在进攻端,G4对阵吉林队时他开始有自由游弋、传球策应的任务。那一场比赛虽然他三分球5投0中,但另辟蹊径完成了7次助攻。虽然经我手动统计之后,其实只有5次真正符合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助攻”,但这不妨碍他创造CBA生涯的单场新高,在另一个维度开辟新的战术角色。

这种掩护后喂给空切队友的一手直塞助攻,是球商和战术理解能力最具说服力的体现

有网友说,郑祺龙的最终形态是弹跳和弹速更好的翟晓川。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而这种有身体素质,并且球商和意识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提升的胶水型球员,不可能脱离整体的环境去单独评价个体的能力,那样只会造成片面的失真。

就像我们讨论郑祺龙时,不可能把坐标系停留在清华大学时期的场均5.7分,也无法再拿NBL场均2.7分的角色套在他头上。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动态发展的。

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讲:这种球员和大环境,从来都是双向奔赴的。个体的主动性和环境的馈赠,缺一不可。

现在江苏肯帝亚的郑祺龙,才是真正的郑祺龙。或许往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不同的郑祺龙。

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体工队长”看看,有更多NBA、CBA相关考古、评论和人物内容>>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评论